1、项目区概况(自然、社会、经济、及现有基础设施等): XX镇位于XX市南部,习赤二级公路沿XX河穿境而过,镇域总面积233平方公里,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业大镇,辖9个村1个社区,全镇总人口16410人,其中集镇常住人口3200人。镇内生态环境良好,有五柱峰、五角洞、南大门、五星苗族风情村、红军四渡XX遗址、陛诏古盐港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竹、林、果、畜和旅游业的良好生态和自然地理条件,镇党委政府通过龙形经济带打造,经济发展水平正呈良好发展态势。项目所在的XX场位于XX市南部,是经赤习公路由贵遵方向进入XX的第一个集镇,素有XX“南大门”之称。以环境卫生为主的集镇环境保护工作历来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XX镇集镇及公路沿线有垃圾收集池共18个,公厕5个,有清运保洁人员23人,城管协管队4人,集镇垃圾收集率在98%以上,每天日产垃圾共2.5吨,每天转运到距集镇4.6公里外的高新燕子崖简易垃圾填埋场处理。 |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2006年起开始启动“整脏治乱”工作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治理下,XX镇向河边乱倒垃圾的现象得到了根本制止,集镇垃圾收集率达到98%以上,目前日收集垃圾为2.5吨。但是,对集中后的垃圾,镇级无法进行有效的无害化处理,目前只能每日定期转运到临时的燕子崖垃圾堆放场堆放。为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根据市级规划安排,XX镇的垃圾将集中转运到旺隆镇进行无害化处理,为此,必须在XX建设一个垃圾中转站,以便于将XX集镇垃圾先集中后再转运至旺隆镇处理。 垃圾收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是一项环保利民工程,群众对此积极性较高,且中转站选址在下渡对门公路边空地上,距场镇有一定距离,周围50米内无居民住户,具有可行性。 |
XX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拟建在XX集镇西北角下渡对门的空地,拟采用安装地埋压缩式设备建设垃圾中转站。项目控制面积1亩,用于处理和临时堆放日产2.5吨的集镇垃圾。 |
投资概算: 修建中转房屋等基础设施20万元,安装地埋式垃圾处理设备14.5万元,征地费5万元,规划设计费0.5万元,清运车1辆10万元。 |
项目名称 | 总投资(万) | 申请财政资金(万) | 自筹(万) |
基础设施建设 | 20 | 19 | 1 |
地埋式垃圾处理设备 | 54..5 | 54 | 0.5 |
征地清偿 | 5 | 4 | 1 |
规划设计 | 0.5 | 0.4 | 0.1 |
清运车辆 | 10 | 9 | 1 |
合计 | 90 | 86.4 | 3.6 |
1、项目实施操作程序: |
2、项目实施管理及运行管护措施 项目实施结束经上级部门检查验收后,明确日常管理单位和责任人,制定日常维护制度,严格按制度进行管理,使相关设施造福于民,发挥最大社会效益。 |
下一篇:压缩垃圾站项目建议方案书
您可能还需要了解